新闻动态

  • 广东雅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三年规划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2020-12-23

  • 一、建设背景和基础

    1、建设工作的总体情况

    为扎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对接人才培养目标,本企业和学校本着“依托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的思路,充分发挥师资、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圆满完成相关规划,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 完善机制,健全制度,保障项目运行。

    2引校企入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资源共享,深化产业技术服务,实现校企合一。

    3 根据专业特点,探索并实践订单培养模式。

    4、丰富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文化深度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用工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5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好相关规划和安排。

    2、建设内容完成情况及进度安排

    1完善机制,健全制度,顶层规划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紧紧围绕“四个是”的原则推进,即“组织管理是保障、互惠共赢是驱动、优势互补是手段、学生成才是目标”。

    机制建设是加强校企合作,实施产教结合的重要保障。学校层面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校领导挂帅。专业层面设置校企合作管理小组,负责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专业带头人任组长,小组成员由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学校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条例,为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保障。

    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本专业在与企业进行良好沟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订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为形成实训基地共建、教学过程共管、评价标准共定、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的校企一体运行机制描绘了行动路线。

    2强化培训,深入调研,扎实推进

    邀请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团队传授先进的校企合作经验,组织教师现场观摩我公司工厂实际生产情况,组织教师到企业交流等。。

    3量体裁衣,开展学徒制培养模式

    企业根据现代企业岗位需求与学校一起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带徒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

    企业选拔技术骨干、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带徒师傅,参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学方案等的制定与实施,担任带徒师傅(导师)

    ③企业参与共同研制、实施招生招工方案。按企业的岗位要求和用人标准通过面试的形式选取需要的学生。

    ④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徒的教育教学管理任务,为提高学徒的岗位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进行合作教学和教育。企业负责提供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训、生活等场所以及实训所需的原材料。

    ⑤企业要重视学徒实习与生活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人身、交通等安全。

    ⑥建立奖惩制度,赏识和鼓励企业中那些为学徒制人才培养而付出的管理人员、师傅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⑦校企双方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于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的中途变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

    ⑧企业参与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毕业评价。

    ⑨学徒期满后,在本人自愿的情况下,企业对于表现优秀的学徒具有优先留用权。

    4专家认证,校企文化深度对接

    校企共同制订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经专家认证后,全面推行5S”管理,对接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对接企业的真实环境,将企业文化有效的引入学校实训实习基地,实现实训基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在与就业相对应工作环境中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环境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实现环境育人。

    5精细化管理,确保顶岗实习成效

    注重学生顶岗实习的建设与管理,确实把顶岗实习当做一门课程进行建设。

    严守教学管理程序,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制订有详细的顶岗实习教学计划, 有实习目标,有过程记录、有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的迅速提升;

    是精细化过程,学校安排专职带队实习指导教师,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和日常管理,实行学校、带队教师、企业师傅三级管理,实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注重过程管理与评价。


    二、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关于《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工作部署、《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以及《省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要求等文件精神,公司制定以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发展规划。


    三、建设目标

    1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推广,与学校共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站点,开展相关试点工作。

    2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三年计划累计招收30人。

    3建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每年接收学校 50 人次开展各类实习活动(见习实习、顶岗实习),其中3个月以上实习实训累计达60 人以上。

    4与学校合作,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三年计划总培训 500 人次。

    5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每年至少开放横向课题 1项,每年投入平台建设资金 15 万元以上,三年共投入 50 万元。

    6向院校捐赠生产性设备,或开设奖、助学金,或以资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形式提升学院办学条件,3年累计投入50万元以上。

    7校企联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教改项目,申报并与院校共享知识产权证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三年累计6项以上。

    8共建师资混编团队及行业专家库,每年为学校推荐兼职指导教师、行业工匠3 名以上,三年累积推荐10名以上。

    9校企合作申报省级以上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产教融合型企业、工程中心等。

    10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或混合制学院。


    四、重点解决问题

    1组织与制度层面

    第一,缺乏完善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当前,产教融合制度是社会与行业自发的一种行为,虽然我国政府部门充分意识到产教融合具有的重要作用,但是没有构建单独的部门为其进行引导,同时还未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处理企业参与积极性低的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还未明确相应的职责,实际操作方法同样缺少实践性,面对这种情况降低了企业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使当前职业教育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临着众多的难题。

    2企业参与度层面

    首先,企业没有从根本上全面了解产教融合。企业开展运营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参与者,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以便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成,在短时间内不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需要长远考虑。通常情况下,目前生产型企业的人大部分都是学历比较低,倘若盲目的在人才市场进行招聘,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其次,在开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需要二者双方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倘若只凭借学校和企业单方交流,会出现企业和学校各自为政的情况。与此同时,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较大的随意性,缺少联系和组织的标准化平台。

    3学校自身层面

    无论在指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导向与课程设置方面,学校都非常的落后,同时未严格遵照产教融合的要求进行设置。从另一面来看,一些企业和学校还同时建立了有关的校企合作基地或产教融合的平台等,然而有些平臺在运行与保护过程中都非常的随便,没有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使企业和学校在合作过程中不能相互配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教融合的发展。


    五、主要举措

    1组织与制度层面制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及职业教育相关的实行计划。从顶层设计方面需要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新时代提出的具体要求构建完善的设备和制度,为校企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需要设立单独的机构加强对学校与企业进行调配,逐步优化政府调控监管制度,根据当地职业院校实际发展情况,颁发相应的政策,从而使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处于双赢的局面。

    2企业层面虽然企业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投入的大量成本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但是从长远考虑,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支持下和学校合作,能够在合作过程中挖掘高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省了培养人才投入的成本,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学校层面在我国各个中高职院校中,专家型双师型教师团队都属于精英人才,能够发挥出自身具有的指导作用。通过这些精英教师主动的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的感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领导其他教师逐步提升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而在教学与教师管理方面逐步满足校企合作的大量需求。

    六、保障机制

    (1)资金保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项目预算批复开展项目推进及资金使用事宜,严把项目资金关,内部定期检查,严禁项目资金截留挪用,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2)职责明确:与合作单位签订必要的合作协议,明确各方职责权利义务、合作范围及内容,保障学生在企业实训的设备、场地等基本条件,确保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同时学校为企业人员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3)加强沟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中,双方要定期沟通,就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学生实训、学术交流等过程进行不断的加以改进,以便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